禹王碑

특성
  碑高五尺余,三块碑并立,每石宽约二尺,碑面刻有77字,字体非甲骨文,亦非古篆,经考古专家研究,认定为“蝌蚪文”或“岣嵝文”。
소개

   据《摄山志》记载,明代吏部侍郎杨时乔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,捐资在栖霞山天开岩刻竖“禹王碑”,碑竣工于1604年。可惜在“文革”中被毁。现碑为1998年在原址上重建的。又名岣嵝碑。碑高五尺余,三块碑并立,每石宽约二尺,碑面刻有77字,字体非甲骨文,亦非古篆,经考古专家研究,认定为“蝌蚪文”或“岣嵝文”。至于碑文的含义,自立碑以来,无任何史料,也无任何人能将其解释得准确透彻,故禹王碑文被考古界,史学界视为天书,留谜至今。